遇到支付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19921075275 | 官方QQ群:1034330872
查看完整曲譜
維園夜景
(原版搬運)
在香港的最后一夜,到銅鑼灣和天后逛了一圈。遇見很多,也想了很多。在路上,想起了香港歌曲八九十年代后弘鼎盛時期時四大天王和四小天王,和最近Twins容祖兒和現(xiàn)在的鄧紫棋,今天再回望,也許,香港味道,也如他們的歌曲一樣,表面聽起來口水平常,其實處處充滿匠心,不同尋常那樣,總是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挖掘每個細微的逗趣細節(jié),一如香港名物《麥兜》系列《麥太扭花臣》中麥太的各種“花臣”那樣,尋找抑或創(chuàng)造每個小小的感動,最終匯聚成巨大的動人力量。也許,這,就是香港歌的精神,以至于香港的另一種重要的文化符號,而它的意義已在經(jīng)常接觸香港文化的人熟悉的無線娛樂,教育公益,社群活動,武俠片無厘頭片插科打諢的棟篤笑之外。如果說前弘期的許冠杰羅文張國榮家駒百強是一種早期獅子山精神的體現(xiàn),那么后弘期更多的則是關(guān)于各種反省和快樂的創(chuàng)造。回去之后,就不斷想,到底怎么樣的音樂才能代表香港?怎樣的音樂和文化符號,造就了曾經(jīng)的天王天后?寫一首歌,讓大多數(shù)接觸過后弘期香港歌曲的人,聽到后只能想起香港,而不是別的地方,這其實是很大的考驗,因為這意味著要寫一首表面極之口水,而內(nèi)里做得和弦難辨不可反編譯的歌曲,并且內(nèi)里即使“扭”了各種“花臣”,如5-7小節(jié)和10-12小節(jié),15小節(jié)左手如貝司突強的升C音,等等,也還要讓人保持“那些和弦走向仍然很普通口水”的錯覺。這是為了通過探尋“香港和聲”中的自由構(gòu)造,尋找那些“完全靈感的自由創(chuàng)作作品”的理論解釋。這也是為什么標題用了Hong Kong Song,這個出奇押韻而又有些無厘頭的標題,來嘗試重新看待作曲的自由。
展開
更多其他版本 更多
流行追夢人還上傳了 更多


1/5



x1.0











查看完整曲譜 >
曲譜報錯
評論共0條評論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