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支付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19921075275 | 官方QQ群:1034330872
查看完整曲譜
帕格尼尼隨想曲主題音樂會練習曲 Concert Etudes after Paganini Caprices Op.10
帕格尼尼隨想曲主題音樂會練習曲 Concert Etudes after Paganini Caprices Op.10 《帕格尼尼隨想曲主題音樂會練習曲》Concert Etudes after Paganini Caprices Op.10 的六首曲子不僅僅被人意味深長地叫做練習曲,而是被叫做“音樂會”練習曲,舒曼是這樣介紹它們的: 以前我以帕格尼尼為依據(jù)編輯了一本練習曲的書,我照抄原作,也許對它不利,幾乎是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地抄,僅僅擴大一些和聲而已。但是這一次我擺脫了太近似模仿的翻譯,而力求給人是一首原有的鋼琴樂曲的印象,而又未脫離其原來的詩意,只是忘掉原有的小提琴罷了。人們一定要理解,為了要完成它,我不得不更改和刪掉許多,尤其牽涉到和聲及形式上,但是卻是完全在尊重帕格尼尼的精神考慮下完成的。 例如在第二首上,他創(chuàng)立一個不同的伴奏,擔心原來的顫音會“使演奏者和聽眾感到疲勞”。第三首他又懷疑難以演奏,聽起來又不夠響亮和引人注目。在著手第四首時,他承認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中的葬禮進行曲總在他腦中回旋;這整個分段充滿浪漫主義情調。第五首,他承認:有意略去表情記號,讓學生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其高度和深度。這將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來測試學著們的理解能力。第六首為左手交叉彈奏高音符提供實際指導——“當左手的交叉手指猛遇到右手的第五指時,和弦聽起來就很豐滿”——但主要關心的是勿將這首曲子立刻就確認為是一支帕格尼尼隨想曲——因為他均以自我辯解來說明和聲及其他理由。 幾年后,當要求回顧李斯特在同一領域所作的努力時,舒曼立即指出他自己的Op.10和李斯特的《帕格尼尼大練習曲》之間的不同。他是著重于詩,而李斯特是在自己所熟悉的領域內來迎合帕格尼尼,將自己樂器的演奏潛力推向最高限度: 李斯特正確地將作品起名為“炫技性練習曲”,這樣就可以以表演為目的進行公演。這部作品可能是自從為鋼琴寫曲以來最難的了,就好像是它的原作是自從有小提琴曲以來最難的作品。說實話,極少有人能精通它們,全世界也許只有四五位。 即使在李斯特隨后略為簡化了的作品版本中,其中也有舒曼未曾想到的技巧上的挑戰(zhàn),與舒曼的作品比起來,演奏家們還是喜歡李斯特的,因為它們在利用鍵盤的協(xié)和統(tǒng)一感和音色方面較為豐富多彩。但是舒曼較為遜色的Op.10確實預示了他自己的未來。富于表現(xiàn)力而不是浮夸的姿態(tài)將依然是生命的理想——而不僅僅因為他自己殘疾的手。
展開
更多其他版本 更多
-
人氣
-
人氣
-
人氣
-
人氣
-
人氣
-
人氣


1/22



x1.0











查看完整曲譜 >
曲譜報錯
評論共0條評論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