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文稿
Sarah McLachlan鋼琴譜合集
中文名:莎拉·麥克拉克蘭 別名:Sarah Ann McLachlan 國籍:加拿大 出生地: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 生日:1968年1月28日 職業(yè):創(chuàng)作歌手、樂器演奏家、畫家、音樂制作人 代表作:《Awakenings》、《Illusion Of Bliss》、《Loving You Is Easy》 主要成就:1997年格萊美大獎、最佳流行表演獎 簡介:莎拉克勞克蘭,1968出生于加拿大。1997年2月7日與自己樂隊鼓手Ashwin Sood結(jié)婚自1988年推出首張專輯《Touch》以來,Sarah Mclachlan在全球締造出超過二千五百萬張的銷售成績。 創(chuàng)立Lilith Fair音樂節(jié),在連續(xù)3年舉辦期間,共吸引了兩百萬名觀眾,并為公益基金累計超過了七百萬美金之多。 從藝歷程:Sarah McLachlan于1968年一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市,父母是蘇格蘭后代的音樂家。
Sarah McLachlan從小就展現(xiàn)出她在音樂上過人的天份,在她的學生時期,她曾經(jīng)學過鋼琴、吉他以及聲樂。但事實上她所接觸的第一種樂器卻是民族色彩相當濃厚的Ukulele,當時她甚至不到十歲,只能彈奏較小尺寸的樂器。當她十七歲時和她的同學們組成了一個名為Octor Game的新浪潮樂團,Sarah McLachlan正是這個樂團中主要的創(chuàng)作來源。而這個樂團出色的表現(xiàn)也讓唱片公司慕名而來,希望能和她們簽約錄制專輯。但Sarah McLachlan卻因其父母的反對而退出,因為他們認為與其貿(mào)然走上表演事業(yè)不如讓Sarah進入藝術(shù)學院就讀發(fā)展她更多的潛質(zhì)來得更好。因此、Sarah Mclachlan便進入Nova Scotia學院攻讀藝術(shù)與設計。
Sarah Mclachlan在1988年推出她的首張個人專輯Touch,首支單曲Vox得到極大的回響,除了在排行上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外,更連續(xù)蟬聯(lián)數(shù)周加拿大電臺點播冠軍曲,而其也突破金唱片的銷售量。在這張專輯中,所有的詞曲創(chuàng)作都由Sarah McLachlan所包辦,充滿其獨特的個人色彩。Sarah McLachlan空靈清新的唱腔與融合了流行與搖滾的編曲都令人耳目一新,其相當飄渺的歌聲卻流露出極為成熟的一面,令她立即成為新女性主義的代言人,Q雜志更給與四顆星的高分評價。
Sarah McLachlan在1991年推出她的第二張專輯Solace,在加拿大再度贏得一致的好評,同時也引起美國流行音樂界的注意。本專輯和前一張專輯一樣,Sarah McLachlan除了包辦所有的詞曲創(chuàng)作外,更展現(xiàn)她在空心吉他和鋼琴的造詣。專輯中的Drawn To The Rhytnm和Into The Fire兩首單曲先後成為冠軍曲,并打入美國告示牌排行榜前二十名。不僅獲得各界一致的好評,本專輯也締造白金唱片的銷售佳績,奠定其在加拿大的本土天后地位。本張請來當時備受各界期望的Pierre Marchand擔任制作人,Pierre Machand擅於處理飄渺迷離的New-Age樂風,日后也曾 受邀為電影《X檔案》、《X情人》及《瓶中信》制作電影原聲帶,也因此讓本專輯與前一張專輯Touch相較,更加神秘唯美。
在1994年,Sarah MacLachlan的新專輯Fumbling Towards Ecstasy再度請來前兩張專輯的制作班底,Sarah Mclachlan也藉由本專輯證明她的確具有成為國際巨星的實力。本專輯中共有Possession、Hold On以及Good Enough叁首歌曲進入美國告示牌排行榜,專輯銷售也突破多白金記錄,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在專輯Fumbling Towards Ecstasy推出之后,Sarah McLachlan接下來便展開為期一年的巡回表演,而她也在1995年發(fā)行專輯The Freedom Sessions,其中收錄的歌曲大部分是她前一張專輯Fumbling Towards Ecstasy中的歌曲重新編曲版本。本專輯更收有Tom Waits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名作01'55,而這首歌也被收后電影Boys On The Side原聲帶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本專輯同時還是多媒體VCD,在其中包含有Sarah McLachlan在巡回表演途中的記錄及訪問。Sarah McLachlan在此次的巡回途中所想的并不是她自己下一步的發(fā)展,而是希望能夠集合眾多女歌手的力量,舉辦一“由女性觀點出發(fā)”的演唱會。這個計劃在她的提出之後,立刻獲得許多人的支持,Sarah McLachlan組成了一個籌備會,預計在1997年夏天舉辦一場長達八周的大型音樂盛會。而她們更借神話故事中的女神Lilith為名,將此活動定名為Lilith Fair。而她們在1996年九月十四日在加拿大的溫哥華更試辦了一場Lilith Fair演唱會。參與這次表演的有Emmylou Harris、Lisa Loeb、Paula Cole以及Michelle McAdorey等創(chuàng)作型女歌手,吸引了近萬名聽眾入場,好評不斷。
在1997年初時,Sarah McLachlan所號召的Lilith Fair獲得來自各方的回應,許多知名的女歌手及女子樂團均肯定此一活動,包括Jewel、Sheryl Crow、Tracy Chapman、Indigo Girls、Joan Osborne、Paula Cole、Lisa Loeb以及Suzanne Vega等人都義務性參與此一盛會。而為籌備此次活動的經(jīng)費,更收到來自各界超過六十萬美金的捐款。而在這場為期叁個月的音樂盛會中,共有來自全世界數(shù)十位女歌手及樂團參與,吸引數(shù)十萬人次樂迷入場,堪稱史上最大音樂盛會。
在同年七月,Sarah McLachlan終于在歌迷殷切期盼下推出她的新專輯Surfacing。本專輯推出之后,來自各界的好評不斷,Rolling Stone雜志及美國"娛樂周報"均對此專輯給與極高的評價。本專輯可說是Sarah McLachlan進軍國際樂壇的代表作,首支單曲Building Mystery成功進占美國告示牌排行榜冠軍席次,而僅在美國一地的銷售量即超過叁百萬張的驚人數(shù)字,其他兩首單曲Last Dance和Black And White也先後擠入美國榜上。在1998年的葛萊美獎,Sarah McLachlan更是風光十足,專輯Surfacing獲得最佳流行專輯,單曲Last Dance獲頒 最佳歌曲,而Sarah McLachlan更以一曲Building A Mystery榮獲最佳女歌手大獎。在本張專輯之后,更加鞏固Sarah McLachlan國際天后的地位。
1998年榮獲紐約州長頒發(fā)伊利莎白遠見獎(Elizabeth Cady Stanton Visionary Award),為表彰莎拉對宣揚女性在音樂界工作權(quán)不遺余力的重要貢獻。兩屆葛萊美獎最佳流行女歌手得主莎拉克勞克蘭,以她獨濯于一般泛泛流行樂音的歌聲以及創(chuàng)作,跳脫出流行商業(yè)機制的擺弄,仿佛從一處超越俗塵外的境地,將她對音樂與自我的執(zhí)著,匯成一道清流注入歌壇。這位來自加拿大的創(chuàng)作歌手不但以清澈蜿蜒川流般的歌聲,服貼了許多聽者的耳朵與心靈,她的創(chuàng)作更是將優(yōu)美的旋律和展現(xiàn)出時而感動人心、時而露裎信念的多樣面貌歌詞包裹成流行抒情樂界最具個人風格的派別之一。
1999年展現(xiàn)其演唱實力并再度拿下一座葛萊美獎的‘水晶球深情現(xiàn)場精選Mirrorball等等。在成人流行音樂中獨樹一幟的Sarah McLachlan經(jīng)過了長達6年的沉寂之后,終于推出了她的個人第五張專輯《Afterglow》,這位三項格萊美獎得主的作品延續(xù)了專輯《Surfacing》的輝煌,在發(fā)行一周之后就輕松的以36萬1千張的銷售成績排在了Billboard 200排行榜的亞軍位置上,這樣的單周銷售成績也創(chuàng)下了Sarah McLachlan十四年來的新高。
2003年發(fā)行專輯Afterglow,重返公眾生活,并進行巡回演出,其中收錄了單曲“ Falden ”,“愚蠢”和“ World On Fire ”。McLachlan并沒有為“ World On Fire”拍攝常規(guī)的音樂錄影帶,而是將15萬美元預算中的15美元中的15美元捐獻給了世界各地的各種慈善事業(yè),然后用該視頻解釋了它如何使收到錢財?shù)纳鐓^(qū)受益。
2006年10月,McLachlan發(fā)行了圣誕節(jié)專輯Wintersong。這張專輯包括11張新唱片,其中包括喬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的“河”,戈登·萊特富特(Gordon Lightfoot)的“冬夜之歌”和約翰·列儂(John Lennon)的“快樂圣誕節(jié)(War Is Over) ”。
2008年4月29日,發(fā)行了《Rarities, B-Sides and Other Stuff Volume 2》第2卷。曲目清單包括麥克拉克蘭(McLachlan)最近翻唱的喬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的《河》和戴夫·斯圖爾特(Dave Stewart)的《普通的奇跡》。 榮譽記錄:格萊美獎
·1999年-最佳女流行音樂表演-我會記得你的
·1997年-最佳流行表演-最后一支舞
·1997年-最佳女流行音樂表演-創(chuàng)造神秘感
朱諾獎
·2004年-年度最佳作曲家
·2004年-年度流行專輯
·2000年-國際成就獎
·1998年-年度最佳專輯
·1998年-年度最佳單曲
·1998年-年度最佳女歌手
·1998年-年度最佳作曲家(莎拉·麥克拉克倫/皮埃爾·馬爾尚)
BMI流行音樂獎
·1999年-年度流行歌曲作家
1998年榮獲紐約州長頒發(fā)伊利莎白遠見獎(Elizabeth Cady Stanton Visionary Award),為表彰莎拉對宣揚女性在音樂界工作權(quán)不遺余力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