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文稿
Keren Ann鋼琴譜合集
中文名:凱倫·安 原名:Keren Ann Zeidel 國籍:荷蘭 出生地:以色列凱撒利亞 生日:1974年3月10日 職業(yè):創(chuàng)作型歌手 代表作品:《Jardind’ Hiver》、《Not Going Anywhere》等 簡介:Keren Ann,出生于以色列的女歌手,有著非常不尋常的身世,父親為俄國以色列混血,母親為荷蘭爪哇混血,Keren Ann身上流著四種不同民族的血液。她于荷蘭渡過童年,十一歲搬至巴黎定居,自此開始了歌手生涯。目前Keren Ann旅居于巴黎紐約兩地,她分別用法語與英語演唱專輯里的歌曲。2011年發(fā)行改變風格的專輯《101》。 從藝歷程:Keren Ann是法國樂壇最受矚目的民謠才女,她出生在以色列,從小學吉他時就開始扒Joni Mitchell的曲子,11歲舉家遷往巴黎后竟然得到了Joni Mitchell的賞識而結(jié)識了著名制作人Benjamin Biolay,后者的古典音樂背景為她的作品帶來更豐富的編配層次。2000年Keren Ann的首張專輯《LaBiographie De Luka Philipsen》融入了俄國文學、猶太民謠和法國詩歌,并以Trip-Hop、民謠及法國流行樂的融合形式現(xiàn)身,一舉在歐洲贏得巨大成功。一曲《Jardind’ Hiver》更是驚動了80高齡的法國Bossa Nova鼻祖Henri Salvador,后者在自己的經(jīng)典復出專輯《Chambre Avec Vue》中收錄了包括《Jardind’ Hiver》在內(nèi)的5首由Benjamin Biolay和Keren Ann創(chuàng)作的曲子。
Keren Ann是個用法語歌唱生活的女孩,她的民謠實在“清新”,和古老的傳說聯(lián)系在一起,和遠去的歲月里綿綿的小故事牽手,直接承載于簡陋的樂器聲中。然而,從第二張專輯《La Disparition》開始,Keren Ann在民謠中加入了更多爵士和布魯斯的元素,據(jù)說是因為聽了不少Chet Baker和Tom Waits的原因。所以清新本身,也是很不同的,16歲,30歲,50歲,80歲,就各有不同的聆聽質(zhì)感,如果你是一個可愛的民謠音樂家,那就看你碰上什么了,總之,不論你怎么撥弄音符、也不論你如何制造聲響,你總會營造出“清新”的。Keren Ann的首張英文專輯《Not Going Anywhere》就是這樣,那和語言的變化無關,就好像瀑布會變成溪流或地下水,可水仍是水。民謠之路也是,似乎只有一條,從清新到清新。
《Not Going Anywhere》的吟唱更偏向于布魯斯,也更低調(diào)。略帶頹廢的清淡語調(diào)一直貫穿于小夜曲一般的主題曲中,貫穿于《End Of May》夢幻般的和聲中,也貫穿于惟一一首節(jié)奏強烈的《Sail or And Widow》之中。甚至連像圣誕童謠一樣的《Right Now And Right Here》、唯美極致的香頌《By The Cathedral》和帶有一絲拉丁吉他色彩的《Spanish Song Bird》,也無一不籠罩在一層感傷的淡淡霧氣中。而早先的Trip-Hop節(jié)拍表象已然隱匿,轉(zhuǎn)化成為Beth Gibbons似的內(nèi)在陰郁。除了爵士和布魯斯的元素,Keren Ann還從Chamber Pop以及法國流行樂、Bossanova甚至古典音樂中汲取了更多營養(yǎng),你能感受到Jane Birkin、Francoise Hardy輕柔細膩的法式流行情歌;Joni Mitchell、Suzanne Vega甜美的北美紐約民謠;Club 8或者Belle&Sebastian簡單清秀的原聲器樂以及Nick Drake式討巧的憂傷。
有人說Keren Ann的東西適合作為全世界任何一家咖啡館的背景音樂,顯然這很合理,但如此華美卻又極簡矜持的作品更適合于私人聆聽。Keren Ann美妙的輕聲細語猶如易碎的水晶玻璃,又仿若濕潤夏季里輕涼的山泉。她的純潔是長刺前的玫瑰,無法在世間長久的生存。